首页 > 共享中心 > 主题研讨 > 正文

废弃物释放“绿色潜力” 循环经济万亿市场崛起
2024-02-23 10:29: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正加快崛起,机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与金属回收等循环经济相关的注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62.8%。近期,政策层面也发力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培育行业骨干企业,支持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规划,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

  专家表示,“双碳”目标下,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近日,首钢京唐顺利完成50%大废钢比7炉连浇生产,在低碳炼钢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首钢京唐瞄准大废钢比连续生产持续攻关,转炉冶炼周期稳定可控,先后成功实现转炉单工序40%大废钢比和50%大废钢比整浇次连续生产。”首钢京唐相关负责人说。

  “废钢铁是唯一能大量代替铁矿石的铁素原料,是短流程炼钢的最佳选材,回收利用废钢铁炼钢,节能降碳效益非常显著。”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处处长程慧强表示,钢铁行业是我国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目前钢铁行业亟需通过材料替代、产品循环等方式,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说,随着我国钢铁蓄积量的增加,废钢量也随之逐年增加,信息院课题组预计2060年前后,将出现年产废钢的高峰。
  不只废钢,更多废弃物正在实现循环利用,释放经济价值。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冶炼渣、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循环经济广阔市场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与金属回收、农作物秸秆回收、建筑垃圾回收、废纸回收相关的循环经济注册企业30.9万余家,其中,2024年1月,新增循环经济注册相关企业4100余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上涨62.8%。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再生材料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原料。

  不过,该负责人也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生产生活废弃物呈现规模扩大、来源复杂、利用难度增加等趋势,而废弃物循环利用路径仍有堵点、政策机制存在短板、利用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为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上述文件围绕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文件指出,要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分领域、分区域培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包括废玻璃、低值废塑料在内的低值可回收物成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最大短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德元撰文表示,低值可回收物如果能有效回收,可以变成很好的资源并重新成为工业原材料。但因其回收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企业回收利用积极性不高,基本被混入生活垃圾焚烧或填埋。目前,我国各类低值可回收物平均回收率约为26.6%,远低于主要再生资源75%以上的平均回收利用率。

  张德元表示,企业是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执行者,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建设的核心作用,理顺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价值链,鼓励和支持相关回收企业通过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技术工艺设备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探索低值可回收物可持续经营模式;鼓励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加大再生资源使用力度,支持上游企业开展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强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为低值可回收物铺平再生利用的重生之路。

上一篇:湖南计划2025年建成中部地区最大、最有竞争力的硅钢生产基 下一篇:应对欧盟碳关税:中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新机遇和新技术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传真:86-010-65133921 邮政编码:100010 电子邮件:info-mmi@metal.net.cn 联系电话:86-010—64026738